埃及胡子鲇又名埃及塘虱魚、革胡子鲇。原產于非洲尼羅河流域,是當?shù)氐牡洕~類之一。埃及胡子鲇具有肉質細嫩、味道鮮美、骨刺少、營養(yǎng)價值高等特點,是消費者喜食的優(yōu)質水產品。其生長快,個體大,食性廣,抗病性和環(huán)境適應性強,并具有適應多種養(yǎng)殖方式等優(yōu)良性狀;其耐低氧,耐小水面,易飼養(yǎng)管理,是一種適合人工養(yǎng)殖的水產品種。我國于1981年引進試養(yǎng),現(xiàn)已取得了良好的養(yǎng)殖效益,目前正在各地進行大面積推廣。養(yǎng)殖埃及胡子鯰可利用各種水體,如各地的池塘、水泥池、小面積淺水塘、水簇箱等。其適宜高密度飼養(yǎng),放養(yǎng)量可比其它魚類高出幾倍,且養(yǎng)殖周期短,單產高,一年可多次輪捕。因此,是農戶養(yǎng)魚致富的一條好途徑。
生物學特性
1.形態(tài)特征埃及胡子鲇在分類學上屬鲇形目、胡子鲇科。體呈圓桶形,頭扁平,口稍下位,眼較小,頭背部有許多骨質微粒突起,呈放射狀排列,觸須發(fā)達,有口須四對。體表富黏液,無鱗,體背面顏色較深,呈灰褐色,體側有不規(guī)則的黑色斑點和灰白色斑塊,腹部白色。背、尾、臀鰭邊緣圍紅色帶紋。幼魚與蝌蚪非常相似。
2.生活習性埃及胡子鲇屬于底棲性魚類,性情溫和,怕強光,喜歡棲息在陰暗處。它除了到水面吞咽空氣和攝取食物外,很少到水面活動。白天飽食后喜歡沉于池底、洞穴或陰暗處。夜間活動劇烈,攝食頻繁,有時成群結隊到水面獵取食物。
胡子鲇適應環(huán)境的能力較強,能在各種水體中生活。由于鰓上具有呼吸輔助器官,所以可以竄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。如果保持體表潮濕,長時間離水也不致死亡。因此,胡子鲇能在普通魚類不能生存的低氧或淺水環(huán)境中生活。埃及胡子鲇抗病力更強,一般非致命性的傷口都能夠自愈。
埃及胡子鲇屬熱帶性魚類,耐寒力較差,生長適溫為18℃~34℃,生長的*適水溫為20℃~30℃。當水溫降到8℃~10℃,會造成凍傷,感染水霉病,當降到7℃以下時,則開始死亡。因此,埃及胡子鲇在人工越冬期間,水溫至少要保持在13℃以上。當水溫升到15℃以上時開始正常攝食,溫度在20℃~35℃時攝食旺盛。一般5~9月為攝食盛期,此時生長速度*快。
3.食性埃及胡子鲇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,其食量大,日食量為自身體重的5%~8%,*大日食量可達體重的15%以上。在天然水體中,魚苗主要攝食輪蟲、水蚤等,成魚階段主要食小魚、蝦、水生昆蟲、底棲動物、腐敗的動物尸體、有機碎屑、浮游植物及水生植物的嫩莖葉。人工養(yǎng)殖條件下,可投喂野雜魚類、小蝦、水蚯蚓、水生昆蟲、魚粉、蠶蛹、蠅蛆、螺蚌肉、屠宰場下腳料等,也可投喂植物性飼料,如花生餅、豆餅、菜籽餅、米糠、麥麩皮及細浮萍。當然,若能投喂配合飼料則更好。
值得注意的是埃及胡子鲇貪食成性,如投飼過量,會產生攝食過多而脹死的現(xiàn)象;同時它也有較強的耐饑餓能力。因此養(yǎng)殖時需要定時定量投喂,不可時飽時饑,影響生長。 |
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