濟南藝考舞蹈培訓:中國古典舞需要的能力
中國古典舞既然有它的特殊性,那么,古典舞演員就必須具備表演古典舞的特殊能力,近年來,我們通過對古典舞動作五十七例的分析:既對軟開度練習十一例、舞姿聯(lián)系十六例、技術練習三十三例進行了剖析,進一步明確了柔韌能力、身韻能力、技術能力是培養(yǎng)古典舞演員的關鍵,是達到高水平訓練古典舞演員的路子,也是通向科學系統(tǒng)化的途徑。接下來濟南藝考舞蹈培訓學校(濟南市藝琳苑教育培訓學校)舞蹈老師就為舞蹈藝考考生詳細描述一下中國古典舞需要的能力:
。ㄒ唬┸涢_度的能力
古典舞的舞姿復雜,技術難度高且運動幅度大,因此,需要關節(jié)韌帶和肌肉柔韌性強。從近六十例動作的解剖分析中表明,在關節(jié)處運動幅度90度或超過90度以上的動作,就有五十個之多占總動作數(shù)量的82%。此外,民族舞演員在完成舞姿及技術時所動用人體的關節(jié)也相當多,用以表達感情和完成技術的主要部位就有十九個。雖然在一般情況下,演員完成某動作時,同時動用十九個部位的大幅度動作是較少的,但古典舞的許多舞姿和技巧是需要十九個部位都應用的。如(臥云)。
古典舞的舞姿有開又有關(開、關指外旋和內旋)。不僅不同類型和不同動作存在著開關之分,而且同一動作也有開有關,“弓箭步”動作也是一開一關,從五十七例動作的分析,需要下肢開的動作有48個,占總動作量的84%;需要下肢關的動作只有15個,占總動作量的26%。因此,下肢動作也還是以開為主。
古典舞中,足的應用是有繃也有勾的。不同類型的動作或同類型的動作都是如此。但從五十七例動作中分析,需要足繃的動作有44個,占總動作量的77%;需要足勾的動作14個,占總動作量的24%。因此足在勾、繃應用中,是以繃為主的。古典舞中足的應用除了勾、繃、開、關之外,還有內翻和外翻。因此,作為一個古典舞的舞蹈演員需要有較全面的軟開度能力。需要關節(jié)具備多種能力,使關節(jié)的屈伸、外旋與內旋、外展與內收的功能得到充分的發(fā)展。
。ǘ┥眄嵉哪芰
|
|